日前,山東省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制定印發了《森林草原火災信息通報機制》,要求聚焦衛星監測熱點核查反饋不及時不準確、火因調查不積極不主動、森林草原資源損失評估統計不準確不規范等問題建立通報機制,推動各地各級強化責任落實,快速切實查明起火原因,有效治理火災隱患。
據介紹,通報內容包括衛星監測熱點核查信息、起火原因調查統計信息、林草資源損失評估統計信息等。其中衛星監測熱點核查信息實行一周一通報,每周一公布上周核查信息。起火原因調查統計信息在1月15日、6月15日前分別通報,對起火原因查明率低,以及發生影響較大和引起高度關注的火災遲遲未查明起火原因的,點對點實時通報相關市。
《機制》指出,對初判火場(過火)面積超過 100 公頃的森林火災或者火場(過火)面積超過 5000 公頃的草原火災,或者引起高度關注的森林草原火災,地方核查上報火場(過火)面積與國家層面衛星遙感初判火場(過火)面積出入較大的,點對點實時通報相關市。
《機制》規定,接到省森防指辦公室要求核報的信息后,事發地森林防火指揮部及有關主管部門要迅速核實,及時反饋相關情況。電話反饋初步核實時間不超過 20 分鐘,對于明確要求報送書面信息的,反饋時間原則上不超過45分鐘,有關情況可以續報。
《機制》提出,火情核查、火因調查、森林草原資源損失調查評估和有關信息報送堅決杜絕瞞報、謊報現象,切實防止遲報、漏報、錯報等情況發生。發生火災要按照“起火原因不查清不放過、責任者得不到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不落實不放過、教訓不吸取不放過”的“四不放過”原則,盡快查明起火原因,依法依規追究相關責任。
來源:中國森林草原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