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森林草原火災撲救任務中通信存在的“斷、亂、慢”突出短板,近日,新疆巴州森林消防支隊阿克蘇大隊設置多種復雜情況,從難從嚴展開火場應急通信訓練,全面增強滅火實戰保通能力,為高標準完成森林火災撲救任務中多樣化應急通信保障工作奠定了基礎。
“571、571。通信前突小隊已到達受災區域,經勘查林區內有多處火點……”該大隊通信保障人員蔡貴祥正在進行衛星電話通聯測試。8月5日上午,該大隊模擬新疆某地區發生森林火災為背景開展應急通信保障拉動演練。
該大隊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派出“輕騎兵”前突小分隊攜帶衛星電話、衛星便攜站、無人機等裝備立即出動開展現場偵察,建立衛星通信鏈路,第一時間上報“災情”。通信保障人員隨滅火救援分隊迅速出動趕赴任務區搭建指揮通信組網,與上級指揮中心同步響應。
“航線已建立,無人機狀態正常。”隨著副手的報告,現場一架六旋翼無人機搭載高清無線圖傳系統起飛至指定高度,在操作手的操控下對任務區域進行火場勘察,配合地面基站實施圖傳和信息報送。
與此同時,“輕騎兵”前突小分隊迅速架設衛星便攜站,利用鋪纜對星入網、現場音視頻傳輸等方式,迅速與上級指揮中心形成一個集語音、圖像、數據一體的通信樞紐。
在訓練中,該大隊以“第一時間快速響應出動”和“不間斷通信保障”為目標,采取“緊貼實戰、考訓結合”的方式,圍繞“直調直報、前突保障”等環節開展訓練。重點從“輕騎兵”前突小分隊通信保障、通信裝備器材操作與使用、衛星組網、無人機航拍實時圖傳等內容,開展規范有序、靈活多樣的應急通信裝備操作訓練。
該大隊針對綜合救援任務中通信要素多元、實戰訓練基礎薄弱、工訓矛盾突出的實際情況,他們打破以往的常規訓練模式,根據火災撲救任務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困難設置訓練環境,開展全流程拉動訓練,按照應急響應、力量投送、現場保障等實戰環節逐步實施,全面檢驗應急通信保障隊伍在災害發生后第一時間“組成網、隨人走,不中斷、聯得上,聽得見、看得清,能圖傳、能分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