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江北區明月山環山森林防火通道工程施工現場,挖掘機轟鳴聲不斷,工人們相互配合,一派繁忙景象。
“冬季是建設防火基礎設施的大好時機。”江北區林業局負責人介紹,江北區坐擁重慶主城“四山”中的兩山,防火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全區持續加強“三防一能力”體系建設,已連續12年未發生森林火災。
創新機制強人防
“2022年,重慶很多山火都是因電力設施故障引發,我們主動提前完成了對重大電力森林火災隱患的排查整治。”江北區林業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局領導多次到電力部門溝通,雙方建立電力線路隱患聯席會議制度,投入近千萬元,對所轄范圍內的兩大重點山脈明月山和銅鑼山開展輸配電設施專項排查治理,共排查線路298公里,治理隱患點1633個。目前,相關做法正向重慶全域推廣。
這類主動作為的背后,有一套高效運轉的機制在推動。
江北區堅持以林長制為抓手,區主要領導作為雙林長親自部署、統籌安排,舉全區之力大力推進森林防火工作。特別是在2022年極端高溫、連晴少雨天氣形勢下,6名區領導分片包干、靠前指揮,高位推進森林防火各項部署落地落實。
同時,江北區在重慶市林業局指導下,不斷完善區、街鎮、村、社四級森林防火責任體系。按照“全域覆蓋、網格管理”原則,劃定65個責任網格,在村社末端細化分解屬地領導、經營單位和護林員等責任,建成“組織在區、運行在街鎮、管護在村社”的全鏈條責任體系,并同步構建“林長+警長”工作模式,形成全區上下齊抓共管森林防火的工作合力。
物技聯防排隱患
2022年中元節下午,明月山林火視頻監控系統畫面上出現異常情況:在林區邊緣的一個大型墳場,祭祀余火引燃雜物冒出濃煙。調度中心迅速通知該片區安全人員前往處理,避免了火災發生。
多年來,江北區以技防為手段,精準提升森林防火科技含量。在鐵山坪林區建成7套林火視頻監控系統,對近2萬畝林區實行全天候無盲區監控;建設林區智能卡口監控4個、林下紅外監測系統60個,重點林區覆蓋率達100%,林區步道等重點區域火險情況實現24小時實時監控。
通過“天空地”一體化森林防火監控調度系統,可第一時間傳送火情位置、范圍等數據至各級防火責任人,并快速生成處理調度方案。
江北區以物防為基礎,全面織密森林防火網絡。目前已建成森林防火標準化檢查站6個、簡易檢查站23個、臨時卡口9個、森林消防管網2條,設置宣傳碑牌625塊,配置消防栓147個。針對林區人為活動頻繁實際,結合現有林區公路、防火步道、生物和工程阻隔帶,建成主要林火阻隔系統22條257公里。
此外,江北區還積極探索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的森林管護模式,在明月山區域建立視頻監控和紅外監測系統,建設22公里生物阻隔帶和110個森林消防水池,進一步完善全區森林防火“物防+技防”體系。
防控督辦動真格
“2022年,我們向重慶長安望江工業公司兩次下發野外用火隱患督辦通知。”江北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江北區將森林防火工作納入區委、區政府重點督查范圍,從“兩辦”督查室、區應急局、區林業局抽調16名骨干成立了4個森林防火專項督導組,赴涉林鎮街開展蹲點式督導,發現并處置隱患問題1585個。
江北區以嚴格的考核追責問責倒逼工作責任落實。2022年,全區建立255名森林防火重點人員工作臺賬,在重點林區、主要路口增設哨卡27個,增加巡護人員300余人,重點加大林區墓地、林緣地帶的巡護力度,全年開展巡查152次,發出現場處罰決定書69份。極端高溫天氣期間,區林業局督促各涉林街鎮每日出動約20臺灑水車,對林區主要道路兩旁樹木進行增濕降溫。
同時,江北區采取多種形式開展防火宣傳,發送防火宣傳信息210余萬條,發放資料3萬余份,懸掛森林防火標語1650條。鐵山坪國有林場還率先在全市組建了以退伍軍人為主的24人森林消防專業隊伍。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