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是目前我國唯一一個集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世界地質公園于一體的自然保護地。作為黃山迎客松第19任守松人,全國人大代表胡曉春已堅守13年。
守松的日子里,如何更好保護美麗黃山是胡曉春一直思考的問題。經過實地調研,聽取游客想法,今年全國兩會,他提出建議,加大黃山自然保護地生態資源保護力度。
“黃山是典型的高山景區,峽谷縱深、地勢復雜,人不可及區域眾多,森林火災撲救難度極大。”對此,胡曉春建議,在黃山開展山岳型景區以水滅火示范點建設,重點以黃山現有高山防火水網、林火自動監測預警系統為基礎,建設森林防火指揮中心、集訓中心、實訓基地、隊伍營房和直升機滅火基站等項目,續建第二輪高山防火水網和林火遠程自動視頻監控點,探索總結山岳型景區以水滅火經驗和模式,試點成熟后向全國同類地區推廣。
2022年10月,壽逾千年的迎客松進行了第六次全面體檢。結果顯示:針葉色澤正常,頂芽飽滿,未見明顯病蟲危害癥狀。
“松材線蟲病具有極強的傳染性,被稱為松樹的‘癌癥’,一定要嚴防死守。”胡曉春建議,加大松材線蟲病監測早期診斷、名松古松樹干注射藥劑、緊急救治藥劑等關鍵技術研究攻關力度,對黃山風景區等重點區域給予項目、資金傾斜,支持解決染病潛伏期松樹診斷、常年注干施藥技術應用、染病初期的緊急救治等問題。
對強化林業基層基礎工作,胡曉春建議,重點生態功能區統籌配置林業行政處罰職能和執法資源,規范設置林業執法機構,整合執法隊伍,明確執法、管理職責,推動行政執法重心下移,解決森林公安轉隸后林業部門執法人員分散、執法效率不高等問題。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